漁電共生還是競爭?

政府推魚塭種電,待解的三道難題

2020.1.9[更新時間:2020.6.29]

臺灣政府近年大力推動能源轉型,提出「2025非核家園」政策,宣告2025年臺灣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%,而目前占比約6%。

為了加速達標,政府力推太陽光電及風力發電,也推廣「漁電共生模式」,要在魚塭上加蓋太陽能板,希望漁民及太陽能業者可以共生、雙贏,並解決土地資源不足的問題。

去年,臺南七股的漁電共生計畫案審查通過,還吸引Google來台購買10MW的綠電,這計畫卻在七股當地引發劇烈抗爭,目前被迫暫停。

魚塭種電為何引發七股居民的不滿?漁業與太陽能,能否突破互相搶地的競爭局面,在政策的引導下,真正達成共生雙贏的新局面?

臺灣為何急著推動能源轉型

一直以來,臺灣能源高度仰賴進口,據經濟部統計,去年有近98%能源供給來自國外,包含石油、煤及天然氣等。能源自主性不足,造成臺灣的電力供應成本不穩定,易受國際局勢影響。

此外,臺灣目前主要發電方式為火力及核能,兩種方式都會對環境造成衝擊,如空污、碳排放過高以及核廢料污染。

為解決上述難題,立法院早在2009年就三讀通過《再生能源發展條例》。去年,政府為了加速再生能源發展,再次修法,並訂下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%的目標。

2025年,臺灣預計達到:

1. 再生能源佔總發電量比例達20%

2. 再生能源裝置量達27GW

3. 太陽光電裝置量達20GW

那麼,目前達標情況如何?

由此可知,雖然去年太陽能總發電量已大幅成長,臺灣距離「再生能源發電占20%」的目標,仍有14%距離。再生能源裝置量、太陽光電裝置量,也還各有3.8倍及5.5倍的差距。

究竟,臺灣能否在2025年成功達標?這是許多人擔憂的事。

而發展最快、占比最大的太陽光電,對於未來五年的再生能源發展,扮演關鍵性角色。

工研院曾在2018年指出,臺灣若要加速發展太陽光電,需先達成三項突破。

臺灣發展太陽光電,需達成三大突破關鍵

一起來認識「漁電共生」
先利用立柱型支架架高數公尺
並在養殖魚塭上面蓋太陽能面板
如此一來,即可結合綠電和養殖漁業,一地多用
有哪些關係人?
如何運作?
需養殖戶和地主七成以上同意
且不得超過原養殖面積40%
看似能達成一地多用,創造多贏局面的漁電共生,

為何引發七股漁民抗爭?

他們到底擔心什麼?

難題一:生態平衡

反對漁電共生,最大抗爭地點在臺南七股


每年10月,黑面琵鷺來臺渡冬,臺南七股一帶成為全球黑面琵鷺的最大棲息地,數量高達兩千隻,占全球一半。而牠們選擇落腳臺灣,正是因為臺南擁有良好的濕地生態。

去年,七股漁電共生計畫案通過,魚塭上即將設置太陽能板發電,便引來當地居民與環保團體的憂心

設置太陽能板真的會影響黑面琵鷺棲息嗎?目前尚無定論。

不過,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常務理事陳建誠說,以往魚塭會定期進行曬池作業,讓魚塭底部曝曬、殺菌,提升養殖品質,「而作業前留在池底的雜魚,正好是黑面琵鷺的食物來源。」百年下來,這已成為一個穩定、共生的生態平衡,若貿然在魚塭種電,恐怕會破壞此平衡,對養殖品質造成的影響也難以預測。

難題二:工作保障


要發展地面型光電,最大的需求即是充足的土地資源。臺南市議員陳昆和說,去年開始,七股魚塭租金漲了將近十倍,許多地主選擇改租給光電業者。因此他擔憂,地被種電業者租走,漁民勢必要配合改變養殖方式、養殖物種,否則就「無地可用」。

對此,臺鹽綠能表示,魚塭會以地主與原承租人為優先,也不會改變原物種與養殖模式。但是臺鹽綠能的聲明,卻無法止住民眾的擔憂,因為還缺少強制性條文能確實保護漁民的工作權。

「目前沒有任何法律或契約說,業者只能找這個養殖戶,如果漁民拒絕改變,臺鹽還是可以解約,而且臺鹽那邊提供的契約都只是草稿。」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說。

臺鹽綠能解釋,由於先前專區還處於審議階段,未取得土地使用權,因此確實只簽署合作意向書。待專區劃設完成後,會由地方政府針對個別魚塭進行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,經地主與養殖戶100%同意,臺鹽綠能才能進行設置並簽署正式養殖合約。

參與《臺南市設置地面型太陽能光電設施審查自治條例草案》擬定,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律師黃馨雯希望漁電共生計畫有更具體規範。她說,草案第9條就要求光電業者必須與原經營者簽訂至少5年契約,藉此保障漁民工作權。

目前該草案已在地方議會一讀通過,卻受臺南市政府批評疊床架屋、阻礙行政效率,遲遲無法推行。

難題三:漁獲影響


對漁民而言,漁電共生究竟會如何影響漁獲量,可說是最重要的事。

農委會為了讓漁民放心,過去一年委託水產試驗所,在臺南七股與雲林臺西兩大養殖漁業重鎮成立「漁電共生試驗創育基地」,試驗不同遮蔽率對養殖狀況的影響。

去年12月,水試所公布試驗結果,指出在遮蔽率四成的狀況下,臺灣養殖漁業最大宗的吳郭魚、虱目魚與泰國蝦,都可維持七成以上的產能,並且不影響物種生長狀況。

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指出,地方漁民和專家對試驗結果並不滿意,不只文蛤變小,水試所也未透露存活率是多少,「養殖的人會覺得沒信心,你說可行,但卻沒辦法賣或死掉很多。」

此外,蔡卉荀也指出「遮蔽率四成」的定義十分模糊。她說,水試所的實際情況是一大片魚塭中,某些原本養文蛤的魚塭,被完全當成蓄水池,整片池子都蓋滿光電板,而另外一部分魚塭則是全部養蝦,「這樣也叫遮蔽率四成」。水試所則對此表示,目前法規對於遮蔽率四成確實未有明確規範,是依照各縣市政府規定。

這意味,目前臺灣對於漁電共生的具體規範相當不足,若無法訂定更明確的條文規範,政府未來對於種電業者將無法可管。

漁電共生的下一步

漁業與太陽能,能否真正達成共生、雙贏?下一步又該怎麼走?

當臺灣政府力推漁電共生,希望2025年順利達成再生能源目標的同時,生態平衡、漁民工作權及漁獲量影響,已經成為避不開的三道難題。

未來幾年,政府還必須穩住腳步,從中央到地方,共同尋找更適切的發展方向,彼此對話並且破解謠言,才能帶領臺灣成功達標,走向非核家園、能源自給自足的理想願景。



採訪及製作團隊:邱怡瑄、劉潔、蘇彥誠

文字:蘇彥誠

設計:劉潔

網頁:邱怡瑄

Copyright © 2020臺大新聞所.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權所有,禁止擅自轉貼節錄